
新聞資訊
一、電梯故障
電梯是高層建筑中的重要運載工具,一旦出現故障(如乘客被困、墜落),極易造成乘客恐慌及引發其他安全事故。
應急要點
●如遇電梯速度不正常,應兩腿微微彎曲,身向前傾斜,以應對可能受到的沖擊。
●如被困電梯內,應保持鎮靜,立即用電梯內的警鈴、對講機或電話與管理人員聯系,等待外部人員救援。如果報警無效,可以大聲呼叫或間歇性地拍打電梯門。
●當電梯停運時,不要強行扒開電梯門爬出,以防電梯突然開動。
●如遇運行中的電梯突然進水時,應將電梯開到頂層,并通知維修人員。
●如遇乘梯途中發生火災,應將電梯在就近樓層停梯,并迅速利用樓梯逃生。
貼 心 提 示
電梯困人是一種保護狀態,而不是危險狀態,因此不必驚慌;如遇發生地震、火災、電梯進水等緊急情況時,應嚴禁使用電梯,改用消防通道或樓梯;如遇上電梯失控(如溜車、上沖、上下震蕩等)時,千萬不要害怕,應抓牢護欄,防止碰傷。
二、天然氣、煤氣泄漏
煤氣中毒后,人往往會出現頭暈、惡心、嘔吐、心慌、皮膚蒼白、意識模糊等征,嚴重者還會導致神志不清、牙關緊閉、全身抽搐、大小便失禁、口唇出現櫻紅色、呼吸和脈搏增快。
應急要點
●發現燃氣泄漏時,不要驚慌,應立即切斷氣源,迅速打開門窗通風換氣。注意動作應輕緩,避免金屬猛烈摩擦產生火花,引起爆炸。
●燃氣泄漏時,千萬不要開啟或關閉任何電器設備,更不能用打火機、火柴、手電筒等照明檢查,不要打開抽油煙機或排風扇排風,也不要在充滿燃氣的房間內撥打電話報警,以免產生火花,引發爆炸。
●燃氣泄漏時,不要在室內停留,要離開室內,到鄰居或就近有電話的地方打119火警報警電話。同時通知周圍鄰居,關閉電源、火源,防止引來火種引起爆炸。
●當液化氣罐著火時,應迅速用浸濕的毛巾、被褥、衣物撲壓,并立即關閉液化氣罐閥門。
●對于煤氣中毒的病人應使其立刻脫離中毒環境;病人需安靜休息,盡量減少心肺負擔和耗氧量;要讓有自主呼吸能力的病人充分吸入氧氣;對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應立即采取心肺復蘇法,并撥打急救電話呼救。
貼 心 提 示
時常用肥皂水刷粘燃氣的管道接口處、開關、軟管、閥門,觀察有無氣泡產生,檢查燃氣是否泄漏;使用燃氣器具時,如發現火焰呈現黃色,說明燃燒異常,這時一定要開窗通風;若家中長期無人居住,應關閉自用燃氣閥門。
三、汽車失火
汽車失火不僅威脅人的生命安全,毀損車輛,而且還會嚴重影響交通秩序。如遇汽車失火時,所有人員要果斷采取自救、防護和逃生措施,保障生命和財產安全。
應急要點
●汽車發動機起火:迅速停車,切斷電源,用隨車滅火器對準著火部位滅火,并立即撥打119火警報警電話。
●車廂貨物起火:立即將汽車駛離重點要害地區或人員集中場所,并迅速報警。同時,用隨車滅火器撲救。周圍群眾應遠離現場,以免發生爆炸時受到傷害。
●汽車加油過程中起火:立即停止加油,疏散人員,并迅速將車開出加油站(庫),用滅火器及衣服等將油箱上的火焰撲滅。地面如有流灑的燃料著火,立即用庫區滅火器或沙土將其撲滅。
●汽車在修理中起火:應迅速切斷電源,及時滅火。
●汽車被撞后起火:先設法救人,再進行滅火。
●公共汽車在運營中起火:立即開啟所有車門,讓乘客有秩序地下車。然后,迅速用隨車滅火器撲滅火焰。若火焰封住了車門,乘客可用衣服蒙住頭部,從車門沖下;或者打碎車窗玻璃,從車窗逃生。
貼 心 提 示
不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品上車;隨車配備滅火器,并學會正確使用。
四、家庭失火
家庭失火一般是由于人們疏忽大意造成的,常常事發突然,令人猝不及防,后果很嚴重。一旦發生火災,應在安全地方及時撥打119火警報警電話。
應急要點
●炒菜油鍋著火時,應迅速蓋上鍋蓋滅火。如沒有鍋蓋可將切好的蔬菜倒入鍋內滅火。切忌用水澆,以防燃著的油濺出來,引燃廚房中的其他可燃物。
●家庭電器起火時,先立即切斷電源,再用濕棉被或濕衣物將火壓滅。如遇電視機起火,滅火時要特別注意從側面靠近電視機,以防顯像管爆炸傷人。
●酒精火鍋加添酒精時突然起火,千萬不能用嘴吹,可用茶杯蓋或小菜碟等蓋在酒精罐上滅火。
●液化氣罐著火,除可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捂壓外,還可將干粉或蘇打粉用力撒向火焰根部,在火熄滅的同時關閉閥門。
●逃生時,一定要沉著冷靜,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背向煙火方向迅速離開。
●逃生通道被切斷、短時間內無人救援時,應關緊迎火門窗,用濕毛巾、濕布、床單等物堵塞門縫,用水淋透房門,防止煙火侵入。
貼 心 提 示
選擇好的電源保護開關、質量好的插頭,經常檢查導線,發現老化破損時要及時更換;家中無人時,應切斷電源、關閉燃氣閥門;不要躺在床上或沙發上吸煙,不要亂扔煙頭和火柴梗;不要圍觀火場,以免妨礙救援工作,或因爆炸等原因受到傷害;家庭應備火災逃生“四件寶”:家用滅火器、應急逃生繩、簡易防煙面具、手電筒。將它們放在隨手可取的位置,危急關頭便能派上大用場。
五、廚房滅火方法
日常生活中,煮、炒、烹、炸乃是少不了的。在做飯中因不慎引起的火災也時常發生。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及時的撲滅廚房中意外發生的火災呢?
蔬菜滅火法
當油鍋因溫度過高,引起油面起火時,此時請不要慌張,可將備炒的蔬菜及時投入鍋內,鍋內油火隨之就會熄滅。使用這種方法,要防止燙傷或油火濺出。
干粉滅火法
平時廚房中準備一小袋干粉滅火劑,放在便于取手的地方,一旦遇到煤氣或液化石油氣的開關處漏氣起火時,可迅速抓起一把干粉滅火劑,對準起火點用力投放,火就會隨之熄滅。這時可能時關閉總開關。除氣源開關外,其他部位漏氣或起火,應立即關閉總開關閥,火就會自動熄滅。
六、公共場所失火
酒店、影劇院、超市、體育館、辦公區等人員密集場所一旦發生火災,常因人員慌亂、擁擠而阻塞通道,發生互相踐踏的慘劇,或由于逃生方法不當,造成人員傷亡。
應急要點
●立即撥打119火警報警電話,利用各樓層的消防器材滅火。
●注意防煙。用濕毛巾等物掩住口鼻,保持低姿勢前進,呼吸動作要小而淺。帶嬰兒逃離時,可用濕布輕輕蒙在嬰兒臉上。
●向下不向上。因火勢向上蔓延,故應快速向樓下有序撤離。
●關緊房門。離開房間以后,一定要隨手關門,使火焰、濃煙控制在一定的空間內。
●理性逃生。利用建筑物、陽臺、避難層、室內設備的緩降器、救生袋、應急逃生繩等進行逃生,也可將被單、臺布結成牢固的繩索,牢系在窗欄上,順繩滑至安全樓層。
●等待求援。當通道被火封住,欲逃無路時,可靠近窗戶或陽臺呼救,同時關緊迎火門窗,用濕毛巾、濕布堵塞門縫,用水淋透房門、防止煙火侵入。
●靠墻躲避。因為消防人員進入室內救援時,大都是沿墻壁摸索行進的。
貼 心 提 示
火場能見度非常低,保持鎮靜、不盲目行動是安全逃生的重要前提;因供電系統隨時會斷電,千萬不要乘電梯逃生;等待救援時應盡量在陽臺、窗口等易被發現的地方等待;不要輕易跳樓,只有在消防隊員準備好救生氣墊或樓層不高的情況下,才能采取此方法;公用通道平時不要堆放雜物,否則既容易引起火災,也會妨礙火災時的逃生及求救;下榻賓館、酒店后,應特別留心服務方提供的火災逃生通道圖,或自行了解安全出口的方位。
七、公共場所消防安全
消防基本設施的投入是安全的基礎。社區要按相關標準配備完善的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消防設施與器材包括:滅火器、室內外消炎栓給水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防煙排煙設施、消防電梯、疏散用樓梯、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等。
嚴禁埋壓、圈占消火栓,并保證消火栓水源充足;配備充足、適合本企業的滅火器,并保證滅火器在有效期內;禁止損壞、挪用、拆除、停止、遮擋消防設施。
火災危險性較大,距離當地消防隊(站)較遠的社區和大中型企業應根據需要建立專職消防隊。
八、 停 電 事 故
突然停電可能會毀壞電器,并直接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大面積的停電,更是容易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甚至引起嚴重的經濟損失。
應急要點
●遇到停電,首先應用手電筒等照明工具,檢查內部配電開關、漏電保護器是否跳開。
●當室內有焦煳味、冒煙和放電等現象時,應立即切斷所有電源,以免發生火災。
●當保險絲熔斷時,應及時更換,但不能用銅、鐵、鋁絲等替代。
貼 心 提 示
家中應備有蠟燭、手電筒等應急照明光源,并放置在固定的位置。電線老化易造成停電事故,應盡快報告有關部門及時更換。
九、行人交通事故
在眾多的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數最多的就是行人。行人是交通事故中的弱者,極易受到傷害。面對這樣一種現實,如果發生了意外,我們該怎樣保護自己呢?
應急要點
●行人與機動車發生事故后,應立即報警,并記住肇事車輛的車牌號,等候交通警察前來處理。
●行人被機動車嚴重撞傷后,駕車人應立即撥打122報警,并撥打120求助,同時檢查傷者的受傷部位,并采取初步的救護措施,如止血、包扎或固定等。應注意保持傷者呼吸通暢,如果呼吸和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法搶救。
●行人與非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后,在不能自行協商解決的情況下,應立即報警。
●遇到撞人后駕車或騎車逃逸的情況時,應及時追上肇事者。在受傷的情況下,應求助周圍群眾攔住肇事者。
●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時,傷者很可能會發生骨折,應該采取相應的固定措施。
貼 心 提 示
行人橫過馬路時,應走人行橫道、過街天橋、地下通道。過人行橫道時還應先看左后看右,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迅速通過;不跨越、倚坐道路隔離設施,不扒車,不強行攔車或實施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為;學齡前兒童、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礙者出行時應有人帶領;嚴禁在機動車道上兜售物品、賣報紙、散發小廣告等;不要在街上滑旱冰、踢足球等。
十、化學毒劑事故
按照化學毒劑的毒害作用和可能引起的臨床癥狀的特點,化學毒劑可分為6種類型:神經性毒劑、糜爛性毒劑、窒息性毒劑(單純窒息性氣體、化學窒息性氣體)刺激性毒劑、暫時性失能劑、氰類毒劑。
化學中毒事件發生后,現場及時有效的急救,對于挽救患者生命、防止并發癥及后遺癥的發生都十分重要。
應急要點
●迅速脫離現場:化學中毒事故發生后,應迅速將污染區域內的所有人員轉移至毒害源上風的安全區域,以免繼續受化學毒劑的侵害。
●防止化學毒劑繼續吸收:當皮膚被酸或堿性等化學物灼傷或被易通過皮膚吸收的化學品污染后,應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服(包括貼身內衣)、鞋襪、手套等,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同時要注意清洗被污染的毛發,并注意保暖,忌用熱水沖洗。對化學物濺入眼中者,及時充分的沖洗是減少組織損害的最主要措施,對沒有潔凈水源的地方,可用自來水沖洗。沖洗時間不少于10~15分鐘;對吸入中毒患者,應立即送到空氣新鮮處,安靜休息,保證其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給予吸氧;對口服中毒者應盡早進行催吐。
●心肺復蘇:當患者被從事故現場救出后,如有心臟、呼吸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對意識喪失者的處理:對于意識喪失的患者,要注意瞳孔、呼吸、脈搏及血壓的變化,及時除去口腔異物,當有抽搐發作時,要及時使用安定或苯巴比妥類鎮靜劑。
●對特效解毒藥物的應用:對某些有特效解毒藥物的中毒,解毒治療越早效果越好。如發生氰化物中毒后,應立即將亞硝酸異戊酯1~2支包在手帕或紗布內打碎,給病人吸入15-30秒,每隔15-30秒重復使用1支(一般最多6支)。
貼心提示:防護要點
呼吸道的防護:在未知現場存在何種有毒有害氣體或空氣中有毒有害氣體濃度未知的情況下,原則上應使用隔絕式呼吸防護用品(或正壓式呼吸防護用品);當你所處的場所沒有上述防護用品時,在緊急情況下,可使用逃生型呼吸防護用品;如果你手邊也沒有逃生型呼吸防護用品,可選擇一些簡易的呼吸防護用品,如:①防毒面罩和防毒口罩等,如防氯氣、光氣可用堿石灰、活性炭作吸附劑的防毒口罩,防氨用硫酸銅或硫酸鋅的防毒口罩,防毒口罩應定期進行檢查,以防失效;②用毛巾、紗布、衣襟等做成的厚口罩(8—30層),然后浸以下列液體,如浸過碳酸鈉飽和溶液及10%甘油可用來防二氧化硫、氯化氫、酸霧等;浸過 10%碳酸氫鈉溶液、草木灰水、石灰水可防沙林和氰化氫;浸過碳酸鈣或乳酸鈣溶液可防氟化氫。
皮膚的防護:①防止化學毒劑損傷皮膚和經皮膚侵入體內,應穿防護服、防護靴及戴防護手套,或者可選用適當的防護油膏,如防酸用 3%的氧化鋅油膏,防堿可用5%硼酸油膏;②準備簡易的防護用品,遇到化學毒劑泄漏時,可立即取材,如雨衣、塑料布、帆布、油布、棉被、毯子等遮住軀體,戴上醫用或工業用的橡膠手套或皮手套,穿上雨鞋,以盡量減少化學毒劑與皮膚接觸。
眼睛的防護:①戴防風鏡或佩戴簡易的防護器具,以防化學毒劑損傷眼睛,或通過眼結膜進入人體,引起中毒;②簡易防護方法:用鐵絲、塑料紙、玻璃紙等制成防毒眼鏡或用玻璃紙、透明塑料膜蒙住眼睛,四周用膠布固定在臉上。
十一、爆炸事故
爆炸是一種突發的惡性事故,爆炸造成的人員傷亡慘不忍睹。不管是鍋爐還是煙花爆炸都會給人們留下黑色的陰影。
在日常生活中,爆炸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①煤氣、瓦斯泄漏引爆事故,包括罐裝煤氣和管道煤氣; ②煙花爆竹工廠的爆炸事故;③氫氣球爆炸事故;④核泄漏造成的爆炸事故;⑤鍋爐爆炸、高壓鍋爆炸事故;⑥化工廠、軍工廠、彈藥庫的爆炸事故;⑦戰爭時期使用炸彈、導彈等強大的殺傷武器的炸傷。
應急要點
●立即組織幸存者自救互救,并向120、110、119報警臺呼救。
●設法盡快脫離事故現場,以避免損傷進一步加重。
●當呼吸及心搏驟停時,應馬上進行心臟體外按壓及口對口人工呼吸。
●窒息時,應迅速設法清除氣管內的塵土、沙石,頭充分后仰。
●對四肢大出血者應在其近端上止血帶,余處應壓住患處及近端。
●包扎傷口、骨折臨時固定,如同時伴有生物、化學及放射損傷,需防化人員配合,按不同情況進行現場處置、防止擴散,并將傷員分類送往指定醫療機構。
十二、開展綜合風險普查,提升自然災害防治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8日至14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展基礎”。目前,南通市正在組織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到2022年將完成全市災害風險調查和災害風險評估,編制災害綜合防治區劃圖,匯總普查成果。
2018年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就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發表重要講話,部署實施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等九項重點工程。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作為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的核心工作,具有基礎性、綜合性、創新性等突出特點,通過普查摸清全國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底數,為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應急管理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此次普查對象包括與自然災害相關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市、縣(市、區、園區)級人民政府(管委會)及有關部門,鄉鎮(街道),村(居)民委員會,重點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部分居民等。普查內容既涉及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水旱災害、海洋災害、森林火災等主要災害致災信息,也涉及人口、房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系統、三次產業、資源與環境等重要承災體信息,還涉及歷史災害、綜合減災資源(能力)的調查。
在全面掌握風險要素信息,實施調查評估的基礎上,我市還將編制各級自然災害風險單要素地圖、單災種風險圖、綜合風險圖,重點編制修訂市級、縣(市、區、園區)級綜合風險區劃圖和地震災害風險區劃、洪水風險區劃圖、臺風災害風險區劃圖、地質災害風險區劃圖以及災害綜合防治區劃圖,提出區域綜合防治對策,做好提前預防和防治工作。
通過普查,將進一步摸清我市災害風險隱患底數,查明重點區域抗災能力,客觀認識全市各地災害綜合風險水平,為各級政府有效開展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救援工作、保障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權威的災害風險信息和科學決策依據。
更多產品
給我們留言
LEAVE US A MESSAGE